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知否原著:所有人都被老皇帝给骗了,他要传位的始终只有八王爷

日期:2025-04-28 08:54:24    标签:  

还记得《知否》里的名场面庄先生给盛家儿女的论题“立嫡长乎?立贤能乎?孰佳。”吗?明兰给的理由:“ 嫡长好认,省事省力,不容易吵架就是了。 ”这是嫡长制存在的理由。

在古代立嫡长制一直是主流,就算是皇帝,有时候也不能随心所欲立自己心爱的皇子为帝。 原著中皇后没有儿子,论嫡是不可能的,只能论长。最长最贵的就是德妃淑妃所出的三王爷和四王爷两位皇子了。虽说四王爷只比三王爷晚出生半天,但是小就是小,按嫡长制,没有嫡子就该立长子,但是老皇帝却迟迟不立储!这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呀! 给文武百官的看法是:三王爷为人宅心仁厚,明德贤孝,但是他没有儿子呀!没有儿子,会直接影响江山的稳定。而四王爷却是有子嗣的,且不是个吃素的人,偏偏晚出生半天。这样无论立哪位王爷,总给人不完美的感觉,也让所有人对老皇帝迟迟不立储觉得谅解。 但是,只要一天没立储,两位王爷都有可能成为太子,所以两人都各自聚集了大批势力,文官互相攻击,武将自成派系,两边势同水火,到了后来全都骑虎难下,双方已呈不死不休之势。

导火索 老皇帝毕竟老了,不可能永远这样坚持下去,所以在大病一场后,他终于下定决心,奄奄一息中下旨宗人府重新制定玉蝶,叫三王爷过继六王爷家的幼子为嗣子,同时开仓放粮,以示普天同庆,这般作为,便等于宣告储君已定。 同时,身为多年皇帝, 他又怎么不知两位王爷的矛盾已不可调和。 他既准备抬三王爷为储君,却没有出力打压四王爷,哪怕把四王爷发往藩地也行,没有! 他只是让德妃淑妃劝兄弟俩:你们毕竟是骨肉兄弟,这位子只有一个,剩下那个不可以有异心的哈!还要辅佐兄长啊!于是三王爷跟四王爷便也配合老皇帝演戏,兄弟俩当着老皇帝的面,哽咽着和睦如初了。

接着一转身,三王爷便革了四王爷王府的右长史和四王爷的两位讲经师傅的职位,因为得罪三王爷过甚,要清算以前的老账。 两位王爷斗争已久,如今三王爷胜出,四王爷的追随者看着三王爷那边鸡犬升天,自己这边却只能战战兢兢等待被清算,如此情形,众人如何肯放弃?! 于是,老皇帝同意三王爷过继嗣子的那一刻,便点燃了导火索。

“申辰之乱” 四王爷发动兵变,五成兵马司副指挥使吴勇软禁了窦指挥使,领兵控制了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要紧部,将一干官员齐齐拘禁,然后禁卫军将皇宫和三王爷府团团围住,四王爷手持矫诏,一杯鸩酒赐死了三王爷,随即兵谏皇上,逼宫立自己为储。 眼看着三王爷身死,老皇帝又在自己手中,储君位置对四王爷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。可他万万没想到,这场争储战争从来都不是“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便是西风压倒东风”,而是老皇帝清扫东西风,为八王爷扫清前路的布置。

所以,在四王爷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,老皇帝的后手启动了。 屯于京郊的三大营反扑回来,五成兵马司下属的另几个副指挥使寻机脱逃,救出窦指挥使,然后伺机击杀吴勇,重掌卫队,尔后里应外合,将三大营放进城来,一起反攻皇城。 这下形势立刻倒转,两派人马短兵相接,四王爷兵败被俘,其余一干同谋从犯或杀或俘或逃,历时七天的‘申辰之乱’结束了。 八王爷登场 “申辰之乱”后老皇帝以雷霆之势,立了八王爷的母妃为皇后,将八王爷提为嫡子,再将其立为储君。按说八王爷前面还有一个残暴无度的兄长五王爷,若不将八王爷立为嫡子,那么按嫡长制就该轮到他了。不过老皇帝这次就直接跳过他,将八王爷提到台面上来了。

此前的八王爷,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爱的藩王。受封的地区不过是偏远的蜀地,回京述职也是不起眼的。从没有人想到最终储位会落到这位王爷身上! 大家都以为八王爷只是运气好,前头两位年长,出身也高贵的王爷没了,接下来的五王爷性格不为老皇帝所爱,才轮到他。可是谁都没想到这一切竟是老皇帝的谋划。 老皇帝的谋划 老皇帝为了八王爷,真心做了不少事情。 1、立后立储君 老皇帝立八王爷的母妃为后,再立八王爷为储君,让他名正言顺继承大统。

老皇帝在给三王爷过继嗣子的时候,并没有立他的母妃为后,即便后位空悬,他也不立德妃为后。可见,老皇帝心中的后位早有人选,只是一直爱惜她,不愿将她推到一个众矢之的的位置上。李皇后身上见不到宫廷里惯有的那种圆滑,反而带着一种本能的天真直率,也许就是这点让老皇帝珍惜吧。 老皇帝是静安皇后的小儿子,所以他深知这个后位对他所爱的人来说是个拖累,他不愿重蹈先皇的覆辙。 2、把人才留给儿子 老皇帝以迟迟不立储,让三王爷、四王爷对立起来。接着给三王爷过继嗣子,给人以立三王爷为储君的假相,激化两位王爷的矛盾, 肃清两位王爷留下的势力 ,也给八王爷有借口整顿朝政势力,培养自己的团队。

新恩科发榜,老皇帝迟迟没有殿试,说是等八王爷进京后再行论名,明摆着是把这拨中榜的 新秀,留给新皇上用了。 3、成全太子“以孝治天 下”的美名 册立大典后,老皇帝本想把政事交接给太子,自己好好养病,谁知太子纯孝,一概不理会朝臣求见和各处拜会的琐事,只一心扑在老皇帝身上,白日伺候汤药,每口必先尝,夜里便在老皇帝的寝殿里的卧榻上浅寐,日日不缀,朝朝不歇,不过十天功夫,新上任的太子爷已瘦去了一圈,宽大的袍服晃晃悠悠的。

古代都崇尚“以孝治天下”,无论心里怎么样,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好!八王爷回到京中,他没有急着回收权柄,没有急着建立自己的势力,也没有急着拉拢人,而是踏踏实实的伺候尚在病中的老王爷,这让他在接下来的行动中都立身很正,正到一众官员都无法说出他的不是了。 虽然他的储位得来看似偶然,但他的行为让官员不得不对他称歌颂德,也承认老皇帝的选择是对的! 4、回收兵权 五军都督府右大都督薄天胄听闻八王爷对待老皇帝至孝,便 解了兵符给新皇,让新皇得以收回兵权。

至此, 老皇帝把他心爱的人送上后位,心爱的儿子继承大统!不过老皇帝最失败的是,在弥留之际神志不清,竟让八王爷立三王爷的母妃为太后,而八王爷也一时心软,听了老皇帝的话,导致后面又朝政动荡,发生又一次动乱。还好新皇是谋划好的,所以能够扭转危机! 后记: 其实这桥段是我在看另一部小说看到的!皇帝把心爱的人藏在一边,忍住不去看她找她,让人察觉不出他爱她。把心爱的儿子养成闲散王爷,一副对皇位无感的样子! 然后让前头两位年纪大的王爷互相厮杀,都倒下了就只剩下残暴王爷和心爱的儿子了。只要随便一个罪名就可以除掉残暴王爷,论长也排到心爱的儿子了! 无奈那部小说的主角就是残暴王爷,所以皇帝的计划没有成功。 比对两部小说,感觉这桥段真的很类似,所以我大胆猜测,老皇帝立八王爷也是谋略已久,大家觉得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呢?

相关花絮

伍贰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伍贰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100953号-29